埃米尔擒贼记读后感范文一
《埃米尔擒贼记》主要讲述了埃米尔在一次单独看望外婆时,丢掉生活贫困的母亲努力赚取的给外婆的100多马克,身在异乡没有依靠和朋友的埃米尔没有就此罢休,而是在帕林的街头认识了朋友,在他们的帮助下,将小偷人赃并获的送到警察局,并拿回那100马克。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慨是埃米尔在帕林的街头和伙伴们一起追击小偷的那一部分,他与古斯拉夫,博士等一起组织了一起"军队",并分配好了工作,而且里面还有"机动队"(买东西给队员吃的),侦查员,预备队伍,联络员,增援部队等等,这是我感到耳目一新,感觉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在小偷入出了一家旅馆之后,有上百个小孩一起去抓这个小偷。另外,最令我震惊的就是那些“小侦查员”们的团结合作,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他们各守其职,各自为战,但是实际上有一张无形的网早已把他们联系了起来。他们谁也离不开谁,每个人都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就像一个环链,哪一环脱落了,就全盘皆输。看了这本书,合上书本,我仍感到心神未定,那一百个追小偷的孩子好像正想我跑过来,好像广阔的疆域上的马,好像突破笼子飞向天空的鸿鹄。
然后我再深刻的琢磨了小说描述的的丰富的有冒险性的生活——"在这一星期里我仿佛过了一个月",不知道为什么,我又感到它离我们生活很远,感到这一冒险不会出现在我的生活中,我在平时读这类小说时也会有这样的感想,我想是因为我们的读死书时间太多了而导致自己的时间太少了吗?是因为我没合理的运用时间而虚度了青春吗……应该是因为作者也向往这样的生活而想象的吧。我找到了一个可以安慰我的答案。
看了这一文章,我知道了虽然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可团体的力量是无限的。而且也提醒了我要丰富自己的生活,不应一心只读圣贤书。
《埃米尔擒贼记》读后感范文二
每一个人都知道德国在哪儿,每一个德国人都知道柏林在哪儿,也都知道《埃米尔擒贼记》这本书,不是在广播里听过,就是在报纸杂志上看过,总之各有各的信息渠道。
这本小说是由埃里希·凯斯特纳编写、由瓦尔特·特里尔画插图的儿童小说,这本小说在柏林的威廉出版社一出版便立刻轰动了全世界,使埃里希·凯斯瓦特一炮走红,一举成为名扬国内外的儿童文学作家。
这本书主要讲了:暑假到了,一个叫埃米尔的小男孩受在柏林的姨夫的邀请,到柏林外婆家住一个星期,于是埃米尔的妈妈交给埃米尔140马克,让埃米尔到柏林后交给外婆,于是,埃米尔带着使命走了。在火车上,每一个人都在做自我介绍,埃米尔也参加了,其中有一位戴硬边帽的先生说自己叫格龙德艾斯。不料,在火车停歇的时候,妈妈给埃米尔的140马克被这个叫格龙德艾斯偷走了,这可是妈妈半年的收益!于是,他立即下了车,当他有点绝望的时候,他结交了许多的伙伴,组成了一支侦察小队,一起来跟踪、暗探、监视这个叫格龙德艾斯的先生。经过一天多的跟踪、监视下,格龙德艾斯先生要将钱全部存进银行,他们立即上去阻止,便报出他叫格龙德艾斯,而这位先生就狡辩说自己不是埃米尔所说的这个人,自己是米勒,一位工作人员就让埃米尔说出这钱为什么是他的,埃米尔就拿来那钱指着上面的孔,说这是自己用别针别在上面留下的。找到了证据,这位先生立即转身逃跑,结果被“伏击”在外的小伙伴抓住了。接着,警察来了。经过审问,钱果然是埃米尔的,接着,警察将这位又叫“格龙德艾斯”、又叫“米勒”的先生带到了警察局。可在警察局,这位先生又说自己是“基斯林”,于是,警察便带他去化验。第二天,化验结果出来了,这位叫“格龙德艾斯”、又叫“米勒”、又叫“基斯林”的先生是小偷,并发现这位先生竟是四个星期前全国通缉的一个巨大银行抢劫案的凶手!这真是一个大好消息!埃米尔出名了!经过这件事,他们总结出了一条经验:钱,最好不要带在身上,要通过邮局汇寄。
这本书里的人物有许多,在这里我只讲一个,就是那个带喇叭的孩子,也就是书中的古斯塔夫。古斯塔夫和埃米尔的相遇是偶然的,但他却十分的热情的帮助埃米尔,如同是从小到大的亲兄弟一样,把埃米尔遇到的困难当成是自己的事,多好的关系呀,就这么短的时间就形成了,这可以体现出古斯塔夫是十分爱帮助别人的男孩,在追捕中的他,是一个机智聪颖的男孩!
一个很普通的故事,却蕴含着一个人生大道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群人的力量就很强大了,大家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无论什么困难都能战胜!